很光榮,能參加天津市婦聯成立70周年的座談會。作為一名基層婦聯干部,2016年7月,我有幸成為了天津市婦聯系統唯一一個派到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女干部,深感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婦聯“娘家人”跨界與健康扶貧結緣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米,年平均溫度1.7度,總人口72.02萬,其中藏族人口占54.2%。被列入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甘肅省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甘肅省十四個市州中唯一沒有三級醫院的地區。
藏區的惡劣生存環境對每一個來幫扶的內地干部都是一個考驗。男同志有時候都會扛不住,何況是女同志,我行嗎?進藏的第一天,我就暗下決心,用我的實際行動,把“嗎”字去掉。
到州衛健委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情況。我跑遍了全州7縣1市99個鄉鎮,行程近20萬公里,用雙腳丈量甘南州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問題,尋找幫扶的切入點。由于高原缺氧,晚上常常睡不著覺,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坐在窗前看著滿天星斗思考我的工作:甘南州醫療衛生事業最大的短板,也是全州老百姓反響最強烈的問題就是看病難-看病難-還是看病難,解決的辦法就是州上必須要有一所醫院能夠讓當地群眾看得上病、看的準病、看得好病,而這所醫院最合適的就是甘南州人民醫院。
衛生“門外漢”搭橋與天津醫療牽手
從“有想法”到“有辦法”,再到真正實施,作為一名衛生工作的“門外漢”,我走了一條艱苦但又充滿溫暖的路。2017年春節回天津過年,我放棄了休息時間,來到天津市衛健委尋求幫助。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韓曉芬熱情接待了我,聽說我在甘南州衛健委掛職,馬上明白了我的來意,她給我介紹了天津市援疆援藏的做法,讓我知道了天津市衛健委還有“組團式+院包科”這樣成熟的幫扶模式。帶著滿滿的收獲我回到了甘南,請求甘南州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請求天津市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的函”。有了這塊“敲門磚”,我又開始“騷擾”甘肅省衛健委,甘肅省衛建委也特別支持我的想法,2018年5月專門邀請天津市衛健委到甘南州人民醫院進行了實地調研、我陪著家鄉的親人介紹了甘南州人民醫院的情況,醫院的實際情況還是震撼到了他們,他們想過醫院會很落后,沒想到會這么落后。這次調研,加快了天津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的步伐。2018年4月,甘南州主要領導帶隊到天津市衛健委提出幫助甘南州人民醫院的請求。天津市衛健委因為有了前期的調研,拿出了6條實實在在的幫扶意見。我向援甘前方指揮部匯報了請求天津市衛建委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的想法,援甘前方指揮部馬上牽頭協調甘肅省衛健委、甘肅省扶貧辦召開了協調會,并形成了幫扶方案上報國家衛健委、國務院扶貧辦。為了盡快落實幫扶方案,天津、甘肅兩省市衛健委攜手去國家衛健委溝通協調,我清楚地記得是在2018年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11點多了,天津市衛健委醫政處先奪處長給我發了一張他們在北京南站等高鐵的照片,長虹副主任給我打來了電話,告訴我國家衛健委同意天津組團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了。好消息傳來,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抱著電話坐在沙發上任淚水默默地流淌,這是幸福的眼淚--甘南的百姓看病不用發愁了;這是感動的眼淚—兩省市衛健委的干部太拼了;這是解壓的眼淚—這么長時間壓在我心里的那塊大石頭終于搬走了。讓我更沒想到的是,天津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同志帶隊到甘肅省對接幫扶工作,組織天津市衛健委與甘肅省衛健委簽訂了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的協議,把幫扶甘南州人民醫院的工作上升到省級層面,隨后到甘南州人民醫院實地調研后,回到天津后專門批示給甘南州撥專款1600萬元用于購買最急需的醫療設備。接著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醫院、天津人民醫院等十家醫院的領導在天津市衛健委的帶領下,來到甘南州,與甘南州人民醫院簽訂了“組團式+院包科”的協議,2018年8月12日,天津首批十家幫扶醫院的20名醫療專家踏上了甘南這片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開啟了幫扶之旅。
“魯局長,今年天津畢業的醫學本科生一定要優先分配到州人民醫院”,我剛把天津組團幫扶州人民醫院的工作忙完,又開始操心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臨床學院為甘南州定向培養的醫學本科生的使用問題。受高原氣候影響,甘南州的醫療人才極度匱乏,在天津援甘干部前赴后繼的努力下,利用天津6000萬元對口幫扶資金,為甘南州培養了定向醫學本科生440名,到2019年7月已經有163名本科畢業生順利畢業回到甘南州各級醫療機構參加工作。為了培養本地人才,我還先后與天津市南開區衛生監督所、東麗區疾控中心聯系,為州衛生監督系統和疾控系統免費培訓了80名干部。
天津“格桑花”攜手與公益醫療同行
“加草曼,我們治好了病,你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浪山了”。2019年3月,在天津甘肅商會與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的資助下,我帶著和加草曼一樣患有先心病的9名甘南兒童來到了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住院治療。他們當中最小的11個月,最大的12歲,來自漢、藏、回等不同民族。其他的8個孩子陸陸續續做了手術出了院,唯有來自迭部縣白古村的4歲女孩加草曼,住了40多天醫院,還是沒有手術。加草曼的媽媽用生硬的漢語問我:“孩子的手術能做嗎?我怕大夫讓我們回家,不給做。”面對著這位愁眉不展的藏族媽媽,我握著她的手堅定地告訴她,“你要相信天津的醫院,醫院已經專門組織專家團隊給加草曼制定好了手術方案,只要具備手術條件,就能給孩子做手術了。”在住了近2個月后,加草曼手術成功出院了。這9個家庭從此去了一塊“心病”,這9個孩子從此擁有了和健康人一樣的人生。
2019年8月,天津市婦聯在戴蘊主席的帶領下到甘南州開展幫扶工作。這次市婦聯邀請的醫療團隊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眼科陳松主任團隊。迭部縣人民醫院楊院長高興地告訴我們,這次篩查了100多例,做了32例。剛到醫院,熟悉的一幕又在我面前上演:醫院偌大的院子里站滿了術后患者和家屬,患者家屬排著長長的隊伍自發地把哈達獻給了我們一行和天津眼科專家,豎著大拇指不停地用漢語說著:共產黨好、天津專家好。當地會漢語的群眾告訴我,如果沒有天津的專家到當地做手術,那么他們的余生就會在黑暗中度過。三年來,我帶著天津眼科專家團隊在甘南州開展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累計近500例,親歷白內障復明手術的患者重見光明的那一刻,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三年來,我架起了天津與甘南醫療幫扶的橋梁,讓甘南州的醫療衛生事業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甘南的健康扶貧工作也從當初我一個人獨唱,變成了現在氣勢恢宏的大合唱。我的掛職生涯已經圓滿完成,但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攻堅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原精神會一直激勵我,守著初心,懷著忠心,只要組織有需要,我會第一時間奔赴下一個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