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當前最熱門、最高頻的詞匯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本文深入探討了在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如何深化婦聯改革以促進婦女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作者認為通過夯基礎、重創新、求實效,婦聯能夠更好地為新質生產力滋養組織沃土,開辟發展方向,并培育生長空間。
■
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當前最熱門、最高頻的詞匯之一。生產力是社會制度變遷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大力發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向改革要紅利,以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群團工作作為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將婦聯等群團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專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召開首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審議通過《全國婦聯改革方案》等,吹響了群團改革的號角。
2023年10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中強調:“婦聯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要圍繞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繼續深化婦聯組織改革……”橋梁紐帶的政治定位,決定了婦聯組織開展工作必須堅持服務大局與服務婦女相結合,決定了深化婦聯改革必須以促進婦女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導向。那么,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婦女工作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筆者認為要夯基礎、重創新、求實效。
抓基層夯基礎,為新質生產力滋養組織沃土
婦聯組織要自覺扛起深化改革之責,在鞏固傳統組織網絡的基礎上,重點在“三新”領域中突破,不斷延展組織和工作的覆蓋面。
一是織密傳統領域婦聯組織網絡。要在固根基、去盲點、補短板上發力,大抓基層,推動資源和服務更多向基層傾斜。堅持正向引領,加強“帶基層”,如開展經常性的學習交流研討、印發指導性文件,形成工作機制等,讓基層工作“被指導有方向”。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下基層”,可通過調研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舉措,解決急難愁盼,讓基層工作“被了解有回應”。堅持探索實踐,大膽“用基層”,注意挖掘基層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提煉總結經驗,形成工作品牌,讓基層工作“被發現有推廣”。如此形成婦聯系統上下一盤棋、一股繩、一個勁,將婦聯組織的根扎得更深、覆蓋的網織得更密、與婦女群眾連得更緊。
二是創建新領域婦聯組織體系。抓總部帶全網,如在微博、快手等建立婦聯,成立區級女主播婦聯、快手女主播之家等,在社交電商、網絡直播等女性集中的新領域不斷突破,積極推進在新經濟組織中的婦聯組織建設。抓行業帶全體,依托黨組織體系,如在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婦工委,對社會組織婦女工作覆蓋更加有效,持續推進新社會組織婦女組織建設。抓龍頭帶全鏈,如建立快遞行業協會婦工委,積極探索行業婦聯組織建設的有效模式,搭建“行業建、公司推、基層試”的行業婦聯組織建設工作格局,穩步推進新就業群體婦女工作。
三是拓展多領域婦聯組織路徑。推進婦聯組織網絡向婦女群眾生產生活最小單元扎根,以“婦女之家”規范化管理和“婦女微家”靈活化創建為抓手,打造婦女常態化開展活動和提供服務的活躍陣地。加強對女性社會組織、團體會員等的聯系聯結,整合資源,建立健全工作對接機制,在引領服務聯系中加強培育,延長手臂、形成合力,不斷拓展聯系服務婦女群眾的工作新內涵新路徑。
抓改革重創新,為新質生產力開辟發展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婦聯組織要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最廣泛地把婦女吸引過來、凝聚起來,把自身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強三性”是深化婦聯組織改革的目標方向,也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是在增強政治性上,要因勢而新。政治性是婦聯工作的鮮明特征。保持和增強婦聯組織的政治性,關鍵在于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恪守作為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的政治本色。把思想政治引領貫穿于婦聯工作的各方面,團結凝聚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引領婦女群眾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覺捍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二是在增強先進性上,要因時而進。先進性是婦聯組織的使命要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謀劃和開展工作,這是婦聯組織發揮作用的根本遵循,是婦聯工作不斷前進的重要保障。“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做好婦聯工作就是要堅持服務大局與服務婦女相結合,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黨政所需、婦女群眾所急、婦聯所能的領域找準工作結合點,引領廣大婦女積極投身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
三是在增強群眾性上,要因事而化。群眾性是婦聯組織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聯系和服務廣大婦女是婦聯組織的根本任務,是婦聯組織區別于其他組織的根本特征。”做好新形勢下婦聯工作,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結合婦女群眾的實際需求和現狀,完善組織建設和陣地服務。如加大在“三新”領域建立婦聯組織的力度、建設服務新就業群體的“驛港灣”等服務陣地,充分加強關心關愛、團結凝聚,增強她們的獲得感、歸屬感,讓廣大婦女對婦聯組織有認同、有感受,有事兒能想到婦聯、平時能找到婦聯、隨時能享受到婦聯的服務。
抓方法求實效,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生長空間
黨中央對廣大婦女和婦聯組織寄予厚望,婦女群眾對婦聯工作充滿期待。我們要牢記囑托、砥礪奮進,求真務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婦聯工作的具體任務,最廣泛地把婦女群眾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巾幗之力、匯集巾幗之智。
一是發揮“聯”字優勢,在“勢”和“力”中促進融合。借力就是要發揮婦聯組織的“聯”字優勢,挖掘執委作用發揮的潛能,將各方力量為我所用;借勢就是要充分借助黨組織強大的力量優勢和組織優勢,強化黨建帶婦建,依靠黨組織力量堅持黨建引領,如以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為契機,破解“三新”領域組織建設難題。
二是圍繞中心工作,在“點”和“面”中實現共贏。建組織,織密聯系婦聯群眾的網絡體系是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和中心工作。工作中不僅要“建起來”還要“活”起來,讓組織真正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不斷深化總結提升,“布點”建,“拓面”管,建立健全“監管銜接”“聚力賦能”“黨群共建”等機制,把握工作的關聯性和閉環。同時做好各方面資源的鏈接,婦聯組織間聯動、橫向部門間配合、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各企業共同融入等,有機整合促成婦女工作發展的良性循環,形成工作生態圈。
三是講究方式方法,在“常”和“長”中凸顯實效。要有實招,婦聯工作不能花拳繡腿,要落地落細,如制定工作目標要切合實際、摸排工作數據要反映實際情況。要看效果,既要常抓也要長抓。要抓在日常、抓在經常,保持與各基層婦聯組織的密切聯系,深入走訪基層婦女群眾,了解她們的急難愁盼問題。要堅持常抓不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狀態,充分開展調查、深入思考研究,去了解基層隊伍是否成長,執委能力是否賦能,服務對象是否認同等能夠體現實效的各個方面,不斷加強自身組織建設。
(作者單位:北京市婦聯基層組織建設部)
(摘自《中國婦女報》2024年5月21日第5版,欄目:女學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