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京津冀三地女性在科技創新、教育、健康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激勵更多的女性發揮自身優勢,貢獻更多智慧,推動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6月18日,濱海新區人才辦、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濱海新區婦聯聯合相關部門舉辦了京津冀高層次女性人才創新創業發展大會,京津冀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三地女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健康營養專家、女企業家、金融家、婦女工作者、女大學生等高層次女性人才,以及北京市海淀區婦聯、大興區婦聯、河北雄安新區婦工委、保定市婦聯等單位的負責同志共300余人參會。
大會通過視頻展現女性科技人才的風采和成就,讓更多人了解她們在科技創新中的貢獻。會上,推介發布了60項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成果。其中清華大學陶曉明的“多媒體計算通信技術與智能安防系統研發及應用”、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李新的“老年缺血性腦卒中綜合防治體系的建立和推廣應用”、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耿翠芝的“乳腺癌規范化診治策略的研究及創新技術推廣”等成果均為世界領先。
會上,為來自京津冀10位高層次人才代表頒發了人才證,讓人才確確實實地享受租房購房、購物消費、交通出行等多項成長樂業和宜居樂游服務。來自11個公司的5個項目在現場進行了科研成果落地簽約,有關領導進行現場見證,進一步提升了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婁晶表示,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三地積極成立地方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團結引領女性科技人才在服務社會發展進程中主動擔當。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未來將繼續關注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長與發展,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攜手讓更多女性人才釋放創新活力。
天津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魏繼紅表示,此次大會在團結引領廣大婦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激發三地女性創新創業活力,增強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上,具有重大意義。要用女性的智慧與堅韌,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韓昱表示,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起點,濱海新區將聚焦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任務,持續發力為婦女同胞提供友好支持,全面激發婦女創新創業新動力,為京津冀女性科技人才搭建干事創業和筑夢圓夢的舞臺。
天津港保稅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單國雁表示,廣大女性工作者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努力,奮力拼搏,敢為人先,實現著自我價值、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保稅區將積極搭建平臺、優化環境、完善政策,為女性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
會上年輕科技工作者提出倡議,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精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質與多肽藥物所重點實驗室主任閻錫蘊以文字書信方式發來了寄語,表達了她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關心、牽掛、厚愛和期望,希望更多年輕女性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為推動科技創造美好未來不懈努力。
大會交流環節,向光未來、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總裁馬翔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海工委高級顧問鄒志英,天津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唐娜女士,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孫媛霞女士,河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保定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劉秀玲女士,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雋女士,中恩(天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洪女士等知名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創業中的作用及體會進行了發言,共同分享前沿創新成果及在科技創新奮斗中的心路歷程。
交流活動結束后,與會嘉賓參觀了京津冀女性人才創新創業成果展及非遺作品展。此次展覽共涉及科技型代表企業40余家,產品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精密儀器、農業科技等領域。同時,為弘揚和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同步征集了富有民俗地域特色的優秀非遺作品一并展示,凸顯了女性敢于創新的精神風貌和非凡智慧。
大會在下午設立了“產學研協同發展”“健康營養專題”“校家社協同共育”三個板塊專題研討活動,云集了近40位京津冀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創業者聚焦專題內容,重點圍繞女性如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巾幗力量以及婦女兒童和家庭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研討。
借助本次大會契機,天津濱海新區婦聯邀請北京海淀區婦聯、河北雄安新區婦工委持續加強聯動,開啟三地女性人才戰略合作,搭建高京津冀高層次女性人才創新創業發展合作交流平臺,打造可持續發展協作機制,共同助力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著力講好女性創新創業故事,展現女性推動創新發展的杰出成就和突出貢獻,進一步激發女性人才創新活力,為推動京津冀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