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培育“婦”字號工作品牌,助推婦女手工產業發展,靜海區婦聯舉辦“靜禾巧娘”巾幗家庭手工坊聯盟成立儀式。
活動通過聯盟授證、經驗交流、技能培訓和實地研學等環節,搭建起區域婦女手工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為促進居家婦女實現“家門口”靈活就業、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礎。
1 聯盟授證搭建協作平臺
活動為首批加入聯盟的6家手工坊頒發證書,希望大家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水平,真正當好成員單位的“娘家人”;創新發展模式,拓展發展空間,讓更多的手工藝品扎根區域市場、輻射全國版圖、邁向世界舞臺;傳承傳統文化,弘揚工匠精神,讓手工制品更具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加強合作交流,形成產業集群,實現共同發展,提高家庭手工坊的整體競爭力。
2 典型示范激發內生動力
在經驗交流環節,榮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聯盟成員單位“楊氏柳編”和“史記泥塑”負責人分別作典型發言。
楊俊艷講述了她多年來開展手工編織技能培訓,潛心研發產品,用優質手工編織品打開國際市場,帶領周邊農村婦女就業致富的故事。她還特別分享了其“非遺技藝+電商運營”雙輪驅動經營模式,鼓勵大家緊跟時代潮流,學習掌握電商知識,磨煉提升手工編織技藝,讓非遺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史桂艷結合獨流運河文化,生動講述了史記泥塑的歷史發展和傳承創新。其獨創的十二生肖彩塑和點毛泥塑老虎,成功入選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時由于史記泥塑造型設計新穎、雕刻技藝精良,已成為天津“泥人張”彩塑的指定供貨商,直接帶動周邊上百名婦女實現靈活就業和家庭增收。
3 數字賦能拓寬銷售渠道
活動特邀聯盟成員單位團泊洼蘆葦畫負責人程慶珍和中科職業培訓學校劉毅老師,分別從不同角度圍繞電商運營及直播帶貨技能開展專題培訓。
賦能培訓
劉毅老師首先向大家講解了如何開通直播賬號、運用自媒體平臺直播帶貨的技巧,隨后詳細講解了短視頻內容創作等知識,最后結合經典案例和實際情況講解了如何運營賬號、擴大產品影響力等關鍵環節。
4 實地研學促進產業融合
活動儀式后,與會人員赴聯盟成員單位“楊氏柳編”工作室參觀學習,詳細了解工作室運行情況及各類柳編產品。看到工作室中擺放的構思巧妙、工藝精美的各式柳編工藝品,大家對楊氏柳編技藝贊嘆不已,紛紛表示想加入手工編織隊伍,潛心學習手工編織技藝,用巧手編出自己的致富路。
下一步,靜海區婦聯將充分發揮“聯”字優勢,整合多方資源,靈活服務形式,拓展協作領域,助推巾幗家庭手工坊聯盟在實踐中發揮更大作用,廣泛激發和調動起婦女群眾投身傳統手工藝傳承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圖文來源:靜海婦聯
|